請滑動查看更多導航
因為倒班和高強度護理工作,現(xiàn)在武漢蔡甸區(qū)人民醫(yī)院江北院區(qū)重癥監(jiān)護病房的錦州市中心醫(yī)院護士劉蕓含雖然承受著失眠的困擾,但并不影響她對新冠肺炎重癥患者的護理。
大年初二5時,90后護士劉蕓含作為市中心醫(yī)院第一批馳援武漢醫(yī)療隊員,直奔疫情一線。她的請戰(zhàn)宣言很干脆,“我沒成家,沒孩子,我去武漢”。
她所在的重癥監(jiān)護病房有12-16名患者,屬于加床狀態(tài),10名護士一個班次,其中7人負責直接護理病人,劉蕓含一人護理2-3名患者,經(jīng)常是最重的患者都會被她承擔過來。
重癥監(jiān)護病房是一線中的一線,患者各項指標波動大,隨時都會出現(xiàn)生命危險,在實際護理操作中,劉蕓含不能有絲毫懈怠,還要勇于承擔巨大的感染風險。她說:“只要利于患者生命安全,我就要想辦法做到?!痹谥匕Y監(jiān)護病房工作,即使平時穿著普通護士服都會很辛苦,何況她和隊友們要穿著厚重又不透氣的防護服進行各項操作。
新冠肺炎患者主要病變在肺部,痰多,呼吸不暢,很多病人上呼吸機、氣管插管,吸痰是一項重要操作,痰吸不干凈,會嚴重威脅生命。劉蕓含時刻不離患者周圍,聽診、觀察、吸痰……有的患者痰多、粘稠,吸痰管經(jīng)常會被堵塞,為了保障病人呼吸順暢,她不懼風險,根據(jù)病人情況加大吸痰頻次,確保每一位患者的痰液都被吸得干干凈凈。
護士工作重要且瑣碎,幫臥床患者翻身也是一項必要的護理措施,她時刻提醒自己,一到兩個小時就要為體重超過她幾十斤的病人翻身扣背,一個班次下來,渾身就像散了架。具有傳染性的分泌物、排泄物也都要由她們來處理, “不能顧及那么多,我們做好防護,用最專業(yè)的操作,保證病人得到更多的生命保障。”
很多患者清醒后表現(xiàn)出煩躁、恐懼,劉蕓含經(jīng)常會和他們聊天。一位81歲的老人,清醒后的第一天便大發(fā)脾氣,不配合治療,吵鬧著要離開醫(yī)院。劉蕓含護理在老人床邊,輕聲安慰,并和老人聊起家常,兩天下來,老人的心情漸漸平復,積極配合治療,很快病情平穩(wěn)轉到了普通病。臨走時,對著這個遼寧女孩豎起了大拇指。
新冠肺炎重癥監(jiān)護病房的工作,遠比我想象的困難,穿著防護服、隔離服、護目鏡、N95口罩、帽子、手套……三級防護上陣,我的呼吸瞬間不順暢,護目鏡漸漸籠罩了一層霧氣,聽著外面的聲音有些遙遠……鼻子、眼睛、嘴巴、耳朵仿佛與外界隔絕且?guī)е林氐膲毫Γ蝗龑邮痔讓訉犹字?,手上開始滲透出細細密密的汗珠,皮膚牽扯著手套,艱澀別扭,手指因此無法伸直,被桎梏著。即使就這樣裝備著,一動不動也是一種煎熬。透過護目鏡上霧氣中小小的間隙,我尋找著一個點,能夠讓我窺見外面的一切,監(jiān)護儀上的數(shù)據(jù),生命體征情況,還有我的病人,恨不得把眼睛從那一個點中突出出來,像科幻電影中的情節(jié),因為我不能出一絲一毫的紕漏,我面對的是寶貴的生命,于是反復查對、反復校準,確保萬無一失。
為患者扎針,在此時成為一項挑戰(zhàn),手套緊緊糊在手上,通過手指的感覺觸及靜脈已經(jīng)不易,慶幸自己學業(yè)未曾荒廢,有了用武之地,每次的下針,都是根據(jù)所學的解剖位置尋找到不錯的靜脈血管,成功穿刺,看著藥物順利滴入病患的體內,成就感瞬間抵御所有的不適。
每一次產(chǎn)生氣溶膠的操作,我都特別的認真謹慎,嚴格按照操作規(guī)程,不敢絲毫懈怠,保護好自己,保持戰(zhàn)斗力是保護好病人的前提。8小時不吃飯、不喝水、不上廁所,嚴密的防護,高度的緊張,繁瑣又要準確的護理操作,只有在交班完畢,走出病區(qū)那一刻,才感受到前所未有的輕松。
看看鏡子中的自己,口唇爆皮、手上皮膚因為汗液浸泡得發(fā)白、洗手衣濕透、深深的口罩勒痕,甚至可見到細細小小的水泡,丑得不忍直視。一屁股坐在休息室的椅子上,需要做十幾分鐘才可以慢慢走下樓,因為下了班才感受到酸脹難行的雙腿,好像過一會才回歸成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所有人,幾乎都是這樣每天的常態(tài),而我聽不到一句抱怨,看到更多的是慘兮兮的樣子,卻掛著勝利者的笑容。冬已盡,春可期,武大的櫻花要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