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隊伍是醫(yī)院的主體力量之一,她(他)們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耕耘,保障著醫(yī)療工作平安順利地進行。院文學協(xié)會手持煙火,心懷詩意,慢品天使,致敬歲月,以圖文詩畫獻禮護士節(jié),弘揚廣大護士無私奉獻的護理精神,展示她(他)們的工作風采。
五月的風 掠過時間的河
吹落你身上的疲憊
拂過你眼中的堅毅
白色的防護服
是天使的擔當與職責
在疫情的斑駁深處
頌揚生命至上的無畏戰(zhàn)歌
讓我為你整理裝束吧
我的護士姐妹
在家里 你是父母的寶貝
在醫(yī)院 你是沖鋒的戰(zhàn)士
我知道
濕透的內(nèi)衣不足以抵消
你身心的疲累
我知道
腰背的酸痛不足以詮釋
你肩挑的使命
我更加知道
你把所有的春天
都留給了希望的蓓蕾
最美的日子 是靜待花開
最好的期待 是散盡陰霾
清淺的時光里 讓我們攜手共赴值得期待的未來
謝謝你 懂得護士的付出
謝謝你 懂得對健康的期待
投稿人:
后勤黨總支 姜桂云
口罩,遮住你的鼻
卻遮不住你溫柔的氣息
口罩,遮住你的嘴
卻遮不住你一顆誠摯的愛心
你把你對母嬰的愛寫進你深深的瞳仁
口罩遮住你的鼻
卻遮不住你聚凝的氣息
口罩,遮住你的嘴
卻遮不住你一顆篤志的專心
你把你對職業(yè)的愛
寫進你深深的瞳仁
口罩,遮住你的鼻
卻遮不住你溫暖的氣息
口罩,遮住你的嘴
卻遮不住你沉著的耐心
你把對科室的愛
寫進你深深的瞳仁
投稿人:
婦產(chǎn)科 婁福新
2022年4月4日清晨,我們錦州市中心醫(yī)院20名護理人員聞令而動,火速集結加入我市支援沈陽核酸檢測應急隊,我們放棄午飯,減少感染機會,一氣呵成,20人采樣萬余人人次,為撲滅疫情蔓延的火苗,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貢獻錦州力量!
投稿人:
骨一科 宋波
急診科是一個舞臺,
每天都會有生死攸關的情景上演,
有時會綻放出美麗的生命之花,
有時死神會悄然而至,
在這里,寒冷與溫暖交織,無奈與希望同在,
重生的笑語,絕望的哭泣,
這里的一切細節(jié),都是一張張生動的表情,
而守望這些的人,就是急診忙碌的“綠衣天使”們,
她們用嫻熟的技能,無私奉獻的精神,不分白天黑夜,
爭分奪秒與死神爭奪著一個個生命,創(chuàng)造著一個個奇跡,
極大的精神壓力,高強度的工作,是她們的工作常態(tài),
正是由于每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
全力以赴,盡其所能,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才使生命在這里得到痊愈和延續(xù)。
“偶爾去治愈,常常去幫助,總是去安慰”,
急診人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句話,
她們用一張張微笑的臉,
一顆顆熱情的心,
輕輕的問候,靜靜地聆聽,
認真回答患者提出的每個問題,
消除了患者的緊張感、陌生感,
用有溫度的服務,縮短護患間的距離。
一雙溫暖的手,
一個堅定的眼神,
一句溫柔的鼓勵,
一個看似微不足道的舉動,
都是“愛心、耐心、細心、責任心”的體現(xiàn),
愿我們雙手如白鴿,
在平凡的工作中發(fā)光發(fā)熱,
把暖暖的愛播撒進每個患者的心里。
投稿人:
急診科 韓月
喜歡自己的工作服,不論是一襲干凈的白,還是那身安心的綠。喜歡換好衣服,站在鏡子面前,戴好帽子、口罩,整裝然后為自己加油,開啟未知的一天。
喜歡走過長長的走廊,穿過或多或少的人群,習慣的看墻壁、房頂,更習慣看身邊的平車、輪椅。
喜歡先來診室,詢問夜班狀況,了解患者情況,查看環(huán)境衛(wèi)生。
喜歡我心愛的伙伴們,整齊的站位,作為彼此的鏡子,從上崗儀式開始,排排綠衣,總讓我想到勢如破竹。
喜歡接班者的認真,交班者的清晰;喜歡病區(qū)處處,你腳步涉足其間。
喜歡嚴謹細致,慎獨自律。
喜歡無微不至,暖言暖語。
喜歡預檢分診處,進出有序,戴嚴口罩,亦能從雙眸讀懂溫情。
喜歡你問我答。
喜歡你放心,安心。
喜歡看到你的笑。
我說
提燈初心不改,不負燕帽芳華!
你說
急診綠衣,隔離小藍,防護大白,都是你的歡喜。
我說
牢記使命擔當,砥礪奮進前行!
你說
風蕭蕭兮疫情寒,壯士去兮疫終散。
時間總是最誠實的評判者
你沒有感天泣地的故事,
你沒有鴻鵠之志的豪情,
執(zhí)著
在時間里沉淀內(nèi)心的踏實,
在歲月里書寫溫暖的情懷,
在輪回中詮釋簡單又平凡的給予。
投稿人:
急診科 羅菁珺
你是五月的風
輕輕吹拂 拂過每一位患者的心田
你是五月的雨
潤物無聲 滋養(yǎng)每一個傷痛的靈魂
猶記得 新入職的你
風華正茂 娉婷婀娜 意氣風發(fā)
三十年的朝暮
一路風雨兼程
一路翻山越嶺
即使青絲染霜 仍舊初心不改
灼灼韶華終不負 歸來仍舊是少年
都說生命如歌
你便是歌中不可或缺的美妙音符
都說生命無常
你卻用青春譜寫無悔的擔當
也曾有迷茫與苦痛
也曾有青澀與張揚
歷經(jīng)生命的沉淀
你的愛 馥郁芬芳 肆意成長
只為一句“生命至上”
投稿人:
內(nèi)科黨總支 蒲玉
統(tǒng)稿/院文學協(xié)會 李英梅 趙冬梅
審稿/群工部 朱偉慧
校對/機關黨總支 張雷剛
編輯/宣傳企劃科 常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