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滑動查看更多導航
PET/CT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重要,影響了近1/3患者的臨床決策,特別在臨床實踐中遇到問題時,PET/CT時常能起到撥云見日指點迷津的作用。
但在實際應用中,許多患者由于對PET/CT設備了解并不充分。PET/CT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它對患者及臨床診斷的意義到底是什么?今天邀請醫(yī)院核醫(yī)學科專家杜寧醫(yī)生為大家分享實際案例,了解PET/CT診斷過程。
名醫(yī)簡介
PET/CT是如何影響腫瘤患者的初始臨床決策的?
如果該患者顱內占位手術前行PET/CT評估,及時發(fā)現(xiàn)右肺腫物及全身骨轉移情況,則顱內病變的轉移瘤屬性就可以被提前發(fā)現(xiàn),就可以避免 “白開刀、開錯刀、白受罪”的情況。
PET/CT是如何影響腫瘤患者的后續(xù)臨床決策的?
病例1: 患者男性,68歲
確診彌漫大B細胞淋巴瘤,臨床擬行化療,治療前行PET/CT基線評估提示為全身多發(fā)淋巴結累及,雙肺、左腎及腎周、骨骼多發(fā)累及;治療4個療程后行PET/CT治療中評估療效:除縱隔及左肺門淋巴結外,其余淋巴結、肺內、左腎及骨骼病灶活性基本被抑制,提示臨床治療方案有效;臨床以原方案繼續(xù)治療4個療程,行PET/CT評估,縱隔及左肺門淋巴結消失,患者獲得臨床治愈。在該例患者的診治過程中,PET/CT明確告訴臨床,治療方案是否有效、患者的治療效果如何,讓患者承受最小的痛苦,花最少的錢得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病例2:患者女性,69歲
除了上述腫瘤患者,PET/CT還有哪些應用?
病例:患者男性,60歲。
既往骨髓炎手術病史,近期因左大腿腫脹,逐漸出現(xiàn)發(fā)熱、皮溫升高、疼痛癥狀入院,臨床診斷為骨髓炎復發(fā),擬行手術治療,術前行PET/CT明確病變情況,PET/CT提示在病變范圍局限于軟組織內,并未侵犯左側股骨及骨髓。臨床未采取手術,抗炎治療后患者恢復良好。PET/CT的廣泛應用,有效讓患者避免手術的痛苦,更會節(jié)省大額手術費用。
參會專家指出,PET/CT判斷的是手術和放化療的決策是否正確,也就是錢花得對不對,手術做的值不值,罪受的該不該;最終能為患者帶來療效和經濟方面的雙重收益。因此,PET/CT檢查是很有必要的。
科室簡介
錦州市中心醫(yī)院核醫(yī)學科成立于1992年,是遼寧省青年文明號榮譽單位。1992年在遼西地區(qū)最早開展單光子發(fā)射型計算機斷層顯像檢查技術。2016年錦州市中心醫(yī)院于遼西地區(qū)率先引進聯(lián)影uMI 96R PET/CT分子影像系統(tǒng)。